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NBA资讯 > 正文

台湾村里长们的朋友圈:“小”营生“大”两岸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9-5-8 21:52:25 人气: 标签:台湾里资讯

  台北市文山区忠顺里里长曾宁旖的手机里,由数百位和台湾社工们组成的网络社交朋友圈,一直在“跳动”着热烈发言。

  操着地道湖南浏阳口音的曾宁旖生长在台湾。在过去14年的里长生涯里,她作为基层代表出席过2014年的“习连会”,也推动忠顺里和不同省份的10几个社区结了对子,成为“好姐妹”。

  在第八届海峡论坛上相遇,厦门思明区金尚社区主任紧紧拥抱了曾宁旖。金尚社区得益于曾宁旖的社区规划创意,往“幸福指数最高”去努力。她们也成为了“好姐妹”。

  近10年来,掀起“社区治理”热潮,海峡对岸已先行数十年的台湾,以共同的文化底蕴和现实语境,成为首孙俪被包养选的学习榜样。来自社会“细胞组织”的社区交流趋于热络,两岸基层互信融合悄然提速。

  目前,厦门已有超过20个社区和台湾村里结成对流社区,展开两岸社区共建、共享、共融的交流合作。不只有常住台胞12万人、就读台生近2000人居住生活在厦门,还有台胞受聘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助理、人民陪审员、调解员,或做社区义工,参与社区治理,推动两岸和睦相处。

  “我以为自己会一直是个过客,但现在,我扎根下来了。”在打拼20年的熊麒说。作为首位担任社区主任助理的台胞,熊麒在聚居地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兴隆社区开设了个人调解工作室,专事调停台胞纠纷。

  “往往纠纷还没发酵前,我们就解决了。”在不足8平方米的工作室里,他笑着对中新社记者说,这间小小的屋子因为有“台式的倾听”,“给了很多台胞安全感”。

  人口老龄化、乡村空心化、社区传统文化待挖掘……两岸社区治理面临着许多相似的攻坚任务。苦寻出的台湾社区,也将眼光投向获取“灵感”。

  65岁的台农陈进昌近年数次专程赴福建漳州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为相识台农充当技术指导。此次海峡论坛上,他作为台湾屏东建新社区理事长与福州市庆城社区签约结对。

  “看看能不能取点的养老经,帮助到建新的荣民之家。”陈进昌说,从厦门到高雄只需3个多小时,“一日生活圈”可令朋友圈往来更顺畅。

  陈进昌的直观印象从客观数据得到印证,2008年5月以来,突飞猛进,投资、求学、探亲、旅游等都实现了双向化;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总量达到985.61万人次。

  “社区治理交流就是基层交流,彼此认识,有共同观念共同理想,关系就更加稳固,关照到,也是如此。”中国中央评议委员会团赵守博说,“用闽南谚语形容就是‘树头站乎在,不惊树尾作风台’,意思是树根扎得深远,再大台风也吹不倒。”

  曾行走过很多地方的赵守博认为,两岸同文同种,“共建”、“共享”两岸交流,对两岸人民都有所裨益,“共,就是要一起打拼一起奋斗一起分享。”

  “如果这个社区拥有共同历史、区域、产业和文化,那么参与建设家园的社区意愿必然强烈,这个道理放诸两岸也相通。”赵守博说。

  “社区治理是特别小的营生,却关系民生;两岸事务也何妨换一个角度参照,转个弯去看?”曾宁旖说。(完)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