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体坛快讯 > 正文

中国新闻周刊:体育的今夏寒流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8-11-26 3:19:01 人气: 标签:体坛周报停刊了吗

  李悦是谁儿子

  9月15日,虽然《体坛周报》旗下的《高尔夫大师》创刊,但就在两个星期以前,一直被称为中国体育三足之一的《南方体育》宣布休刊,其旗下《竞赛画报》也在此前因故停刊。在更早的七月,为球迷最早熟知的体育之一、有着17年历史的《球报》也宣布关门。

  目前,体育正在承受着无序竞争留下的后患,新崛起带来了竞争压力,而不景气的职业体育未成熟的全民体育,使他们的更加严峻。

  作为新闻类中最早进入市场的体育类,不论在写作手法、采访方式、经营策略和竞争等方面,都走在其他纸媒之前,它们的经历和教训对于其他纸媒的未来一定会产生影响。

  关注这批最早吃螃蟹者的成长与得失,不仅为业界其他同仁提供参照,从中,我们也看到中国新闻人的和勇气。因为,远方总有希望在。

  从开创至休刊,《南方体育》一直以不同于其他同类的鲜明风格,瞩目和争议。这个诞生于中国体育市场成熟之际的“新生儿”,独辟蹊径,力图在巨大的竞争对手中挣出另一片天空。频频发力却最终后劲不足筋疲力竭,在体育期待下一个辉煌之际,自行终止了长达5年的征途

  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日大院的内,《南方体育》编辑部门口的栏上贴着“因《南方体育》休刊,到×月×日结束所有员工报销工作”的通知。屋内没有开大灯,原本有百来号人的办公室只剩三四个处理个人事务的工作人员。

  对于许多读者来说,《南方体育》有着独特的魅力;对于业界来说,《南方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体育新闻本身,但打破了传统的办报模式;对管理者来说,它的经营一直成绩不佳。《南方体育》从诞生、发展直至它猝死般休刊的5年间,这份优缺点同样鲜明的体育类,一直人们的关注、争议和猜疑。

  《南方体育》在2000年3月17日创刊,经历1997年“十强赛”新闻大战后,国内体育在新一轮洗牌后逐渐稳定,强手云集。

  “我们早就明确了以广告养活()的思。我们是第一个提出要抛弃相对低层面的发行利润的体育,以广告和活动等更多种的经营手段来实现的经济价值。”尽管已然休刊,《南方体育》总编龚晓跃还是很骄傲地向本刊总结道,“我们这种做法改变了中国体育的赢利模式。大家认识到了广告才是根本。”

  龚晓跃、副主编孙朝阳、首席评论员张晓舟等人一直是该报的核心团队。在此之前,这个原来《南方都市报》体育部的班子,已经把《南方都市报》体育版做成了珠三角地区最受欢迎的日报体育版。“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想跟谁竞争,只是想做一份有点意思、我们自己可以看的体育。”龚晓跃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很多读过《南方体育》的人,都觉得它“有意思,好玩”。其实这并不是南体人的初衷。“我们曾经想过作第二种体育,就是你买了《体坛周报》后,还会再买《南方体育》。”《南方体育》副主编孙朝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版式上,《南方体育》运用大量留白和图片,改变了体育黑板报式的板式;在内容上,开始关注培养读者对体育外延的兴趣,及除了三大球三小球外其他的体育项目。在大多数读者眼里,国内业体育枯燥无味,使《南方体育》这种注重的特性,被无限放大——当然,这个特点也成为吸引读者最直接的原因。

  《南方体育》对每名编辑记者的要求是:不要求你是球迷,但你一定要会写字、一定要有感情、有。龚晓跃曾在一次会议诉同事:“万一有一天《南方体育》撑不下去了,我不希望你们的出仅仅是到另外一家体育。”

  在发行最顺利的2001年底,《南方体育》的稳定的发行量是四十多万份,单期最大峰值是一百零几万份。那个时候,《南体》曾做过抽样,80%读者根本不会读其他体育。“这说明我们为这个市场增加了三十多万的消费者。其实对这个行业是一件好事。”龚晓跃对本刊说。“但是老三做好事就不一定是好事。”

  《南方体育》从创报始,基本放弃提供纯粹体育资讯的定位,不仅没有得到业界同行的认同,在内部也有人质疑。“冲突很厉害。”龚晓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最疾首的经历是在2002年世界杯的时候,当时没有顶住正在上升中的团队要求提前决战这样一个过激的想法。”2002年世界杯,《南方体育》派了20多名记者去现场采访,拼所谓的资讯,在那时,强势的体育中已开始“包养”(付钱买断)一些采访对象,龚晓跃说,“如果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结成了利益同盟,是很悲哀的。应该要有距离,我们的毛病是离得太远了。”

  参加这次新闻混战不仅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以卵击石,还让《南方体育》在这一年亏损1000多万。龚晓跃说,“1000万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们却用来。”5年来,龚晓跃、孙朝阳等人如自己孩子般与《南方体育》相伴,至今说起它的每一步失误,龚晓跃仍难以释怀。

  《南方体育》一出世就被形容为“不是风平浪静”。刚开始在广州受到欢迎的时候,一些传统的体育就有比较明显的商业上的,比如,挖人、对发行渠道的,这在商业竞争上无可厚非,“甚至我们在一个分印点的还被一个竞争对手拿走了。”龚晓跃告诉本刊,“我当时曾经有机会碰到这方面的前辈,表示过,《南方体育》的出现并不是要抢谁的饭碗,只是希望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

  虽然《南方体育》内部的很多领导都表示人才流失对的影响不大,但5年内出走了50多名,使《南方体育》大伤元气,这也促使《南方体育》建立了一个运转得比较好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份的所有核心团队都是做记者出身,他们在给读者提供别样文字的同时,也表现出文人办报不可避免的毛病 太迷恋作为传媒的价值观、表现力、版面形式、怎么做一个报道,“作为总编辑过于迷恋这些东西是十分的,这分散了自己其他精力,”总编辑龚晓跃总结自己的失误。

  这个核心团队里谁都没经营的实践经验。虽然提出了“足球宝贝”、“F1论坛”等有创意受欢迎的构思,“但我一直没有为这个找到一支很有执行力的团队。”龚晓跃很无奈也很遗憾地说:“主要还是我没有经验,我知道要做什么事,有一些经营概念,但判断由谁来做时会有偏差。这也是我做《南方体育》 5年来最痛苦的事情。”

  《南方体育》创刊的第一年只在广东省内做的发行,后来面向全国发行,逐步开设的8个分印点,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运作成本。而《南方体育》在这5年里一直没有正经地做品牌推广,5年来投入的推广经费,甚至不如一个一年的推广经费。

  同时,广告和发行做得不好也是被认为是《南方体育》休刊的主要原因。在很多地区,《南方体育》都无法冲破当地的措施,打开发行渠道。“我不太懂这些方面东西。我只能告诉我的发行总监‘你必须给我解决这个问题,用的手段’。” 龚晓跃承认,这种文人的也许是导致《南方体育》在获取采访对象、经营等诸多方面逐渐落后于人的原因。“无论从这个和我们团队或是个人来说,有些底线是你不想去突破的。”

  不仅如此,“不爱”的龚晓跃领导整个《南方体育》的团队在南方集团内外都被认为是“不通事理”的,这个团队几乎都不擅长打通采访对像、俱乐部,甚至是本集团领导的关系。这不仅让《南方体育》常常远离了体育新闻事件,也疏远了自己的上级领导。

  2002年世界杯之后,与合作投资方白马集团的“分手”,再使《南方体育》元气大伤,“这导致我们的经营基础全部散失。”龚晓跃说。当年白马集团进入《南体》负责经营,做出让《南方体育》扩为48版的失败决策,回忆那次扩版,龚晓跃说,“那过于激进,虽然和资本方有关系,但也怪我们过于迷恋技术。”

  不可否认,《南方体育》在品牌建设上为南方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丰富了南方报业的传媒。“在非时政新闻的处理上,“新闻娱乐化”的概念,对整个业界都有影响。《南方体育》不但提出了,而且到死都在实践这个。”龚晓跃说。《南方体育》创办之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体育和其他综合性的体育版面。

  2004年三大赛事结束后,《南方体育》下决心不再停留在同类的消耗性竞争里,走出一条新。龚晓跃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的规划是做一个“体育生活类”,一种优雅时尚的生活、消费方式,“它应该跟正在起步并混乱地发展的中国体育产业发生密切关系,而不是脱离它。”

  2005年3月,《南方体育》又一次改版,也是它最后最彻底的一次改版,被扩成72版,改成周刊,一份3元。这一决定得到了集团领导的充分肯定。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动手太晚,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在奥运会结束后。改版之后,虽然发行掉得比较厉害,但广告比去年同期增长十几个百分点,有些从来不上体育的广告出现了。但增长量我不满意,集团也不满意”,龚晓跃很遗憾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总希望酝酿充分些再做,但就错过了时机。”这次停刊对《南方体育》所有人而言也是始料不及的。

  很多人业内人士认为,《南方体育》这样一份只可能出现在南方报业的里面,不具备所谓范本意义。一个刚刚做出调整的产品,还没有发挥能量就被停止,用龚晓跃的话说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对体育已心如止水。据记者从南方集团内部了解到,直到休刊时,《南方体育》共亏损3000万元人民币。

  2002年世界杯以后,市场的萎缩,综合性日报对体育新闻的重视,互联网的兴起,专业体育竞争加剧;加之5年间自己的频繁改版,定位摇摆,这个市场已无法奢侈地这份极具个性的再做新的尝试。

  当登出了要休刊的消息以后,上海的一位商人 《南方体育》的读者,曾打电话到编辑部表示:愿意为《南方体育》注资3000万元,让这份自己喜欢的继续下去。国内外已有多家资本业表示对这个已有5年品牌感兴趣。

  作为市场化的先行者,17年来,《球报》了突如其来的辉煌,也经历了紧随而至的幸福与彷徨,几经挣扎最终无奈谢幕。

  在业界人眼里,《球报》是个草莽英雄。从1988年创刊,到今年8月1日绝响,这个曾经的北方第一大体育,开创了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流”,独创体育故事说的报道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美文风格。

  在上世纪80年代,东北拥有全国最好的足球队之一 辽宁队,且单沈阳就号称有20万球迷,那时沈阳这个北方工业重镇经济一片繁荣。这时,《球报》横空出世。创办者徐霄扬,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是一个不到30岁的球迷。

  当时的《球报》叫《美报-球刊》,是《辽宁日报》下属的一份生活娱乐类的周报,“球刊”作为副刊每周一期,四开四版,定价一毛五分。1988年一出世便发行3000份。当时记者只有徐霄扬一人,所有版面文字均由他或朋友写就。徐霄扬因此成名,沈阳很多企业家都以能和徐霄扬吃顿饭为荣,从他那了解到很多辽宁队的掌故和内幕。

  1993年元月2日,《美报》正式更名为《球报》。从那时起,《球报》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关东美学”风格。简言之就是率真、饱含、有传奇色彩,同时也很粗砾。它由新加盟的两名记者桥、浦家齐确立。

  因为地处北疆,同时受体制所缚,《球报》一向不以快捷的消息报道为长。因此它采用浓渲重染的笔法来写人物、写赛场,以整版的比赛、人物通讯取胜。“桥哥故事说”新闻笔法就由此而来。

  “桥哥”是球迷和体育报道圈内人对桥的称谓。当年的“桥哥”24岁,原在文化厅戏剧研究所作编剧,1992年加盟“球刊”。他是性情中人,生平最推崇金庸,每一本金庸小说他都读过十遍以上。桥的文章,很少专业技术方面的剖析内容,多从人文、情感角度来写球员、教练,武侠的风格写赛场,他写带球过人不是左扣右晃形成单刀,而是“脚踩连过数人”。

  而与张同时进入《球报》的浦家齐文风更为激进,擅长言锋犀利的性报道。与张的文学情结不同,毕业于辽宁大学新闻专业的浦家齐是个历史爱好者,其文字常现古风的硬朗。

  《球报》这种长篇、极富故事性、文学化的描写和直言不讳的在当时球迷中很受欢迎,尤其是北方读者。浦家齐、桥这两名初入体育报道的年轻记者也成为奠定《球报》风格的双子星座。两人最常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把他们喜欢的金庸、余秋雨、李白、《史记》嫁接到他们的文章中去。

  沈阳一个报亭老板回忆,那时,大多数报贩都不要“江湖老大”《足球》,顶多也只有两三份,而抢着要《球报》,一些报贩甚至直接到《辽宁日报》社门口去等出报。

  1994年,徐霄扬离开《球报》。之后两年,《球报》辽宁市场,发展势头平缓,但发行量仍然不断增长,1996年底达到20万份。《球报》的赢利了内部的管理隐患。而且这个隐患最终导致了《球报》的终结。按照《球报》最后一任副总编浦家齐的说法:《球报》生来就是一个怪胎,是体制了它。

  徐走之后,主政《球报》的是原《辽宁日报》体育部主任吉明刚。上任后,他将《球报》和日报的体育部合并,第一次大批招人。用浦家齐的说法,“《球报》开始进入了工业生产时代。”

  招人、培训、扩版、极富力的励机制,种种变化让球报看起来来势汹汹。一位网友在网上留言:1997年那段时间,《球报》给人的感觉就是要冲击中国第一!

  这个冲击在1997年夏季十强赛达到顶峰。对那年的十强赛,还未拔头筹的《体坛周报》和时为大佬的《足球》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球报》由吉明刚带队,采编人员全线前移,把《球报》故事说的风格发挥到极至,破天荒地采用“新闻报道剧”方式对金州十强赛进行全程报导。在新闻内容并不丰富的情况下连出两个月的特刊,这在当时报界独一无二。

  十强赛使《球报》的发行一度高飙到80万份,平时也稳定在40万份左右。在吉时期,《球报》确实是向一个的努力的,与原来龟缩于北方一隅不同,《球报》开始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发行点。

  那时《球报》很辉煌,甚至在一段时期里,《球报》员工工资都以周薪形式发放,一些采编人员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1998年,《球报》改为一周两刊,并扩至24版,同时提价至1.8元,成为当时全国最厚最贵的体育。

  颠峰时期的《球报》对地方队的偏爱,此时成了它向全国扩张的阻碍。而1998年的大扩版更是一剂催其衰弱的泻药,一方面体现在市场占领不成,已有的发行份额并不稳固,而扩版后的发行成本却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扩版后《球报》内容质量的明显下降。

  2000年郝红军进入《球报》任副主编,曾下大力气力图摆脱原来“关东美文”的风格,走类似于《体坛周报》信息纸的子,但这一思并没有贯彻始终,还出现了风格混乱。这使《球报》不但丢失了原来喜欢读“美文”的老球迷,也无法吸引喜欢专业报道的大学生球迷。读者群慢慢。

  1998年,“湘军”《体坛周报》后来居上,超过《足球》、《球报》成为中国第一大体育报。完全不同于文学化的《球报》,《体坛》相对客观冷静的报道手法、快捷而海量的资讯,更符合现在人们的阅读口味。

  始终,《球报》管理者都没有调整自己从副刊到大报角色的转变,草创时期管理机制不成熟埋下的隐患开始。在《球报》整个运营过程中,财务的管理始终混乱。当时《球报》名义上财务是核算,但与日报的关系其实很复杂,同时《球报》的利润上缴也扑朔迷离。

  很多人在网上评论《球报》的“死掉”是因为后继领导的举措不得利,导致市场萎缩和人才流失。其实给它致命一击的仍然是卧伏已久的体制。

  有沈阳圈内人士认为,《球报》的衰弱源于上级单位的派系之争,导致《球报》的混乱。不管是否正确,事实上,《球报》的17年间,五换总编,且每任总编的行事方法,办报、目的都不相同。(与此对应的是《体坛周报》,自从1988年以来,瞿优远作为负责人一直到今天。)

  《球报》的命运,自己不能掌控。最后一任副主编浦家齐告诉记者,即便在最后时刻,《球报》也不是办不下去。在2004年中国足球频生之后,《球报》经过减版、收缩发行市场、裁员等一系列措施,已经稳定下来。他说,以现在规模的《球报》来说,一年的经营费用不超过100万,而在2004年,不算实物的部分,《球报》的广告进项还有200余万。浦认为,《球报》要想撑到2008年新一轮体育热到来之前没有问题。

  辽报集团给出的《球报》谢幕的正式说法是“暂时休刊”。现在用《球报》刊号的是一份叫《生活导报》的新,内容类似于以前的《美报》,据悉是辽报集团一位领导引来巨资力主创办的。

  8月1日,《球报》最后一期上市,一个沈阳老球迷拿着球报终刊哇哇大哭。这个老人半身不遂多年,即便这样,每逢《球报》上市,他都在老伴的搀扶下去出来买,买了17年。

  经历了惨烈的争斗、新一轮的重新洗牌后,在网络、综合性、电视的多重夹击下,日趋成熟的专业体育开始考虑他们新的出

  这几年来,体育市场逐渐成熟,大家期待2008奥运带来新一轮市场,恰在此时,短短两个月内,曾经在不同时期南北市场各占据特殊地位的两家体育类相继离开。目前专业体育的和出何在?

  当然2005年夏天的这场体育的寒流,不单是大、综合类、网络造成的,“我们看到了市场萎缩的危机感。但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危机。”《足球》总编辑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真正根本的理由,是我们一直都高烧发热,不是去地开发资源。过度竞争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度开发。体育间是一个杀伤力很强的竞争。”

  如今体育中相互用高额转会费挖人,花钱“包养”采访对象等做法,成为各体育“非竞争”的主要手段。

  “这期间《体坛周报》做的很多事情都引起了争论,包括挖记者、锁定采访对象。其实在是在一些特殊的阶段发生的。既然发生了就没有什么不正常。”《体坛周报》社社长瞿优远这般解释《体坛周报》在竞争中的做法,“那是必须赢的战争,只要不犯法,不违反新闻规律。这些手段就无可非议。”

  从良性竞争的角度看,“挖人”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和对采编人才的重视。这种在国外很普遍,还处在传统的竞争氛围里的中国感到不适。新对本刊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对市场的追求,就是恶性竞争的表现,但是正常的。”

  这些“超前”的手法引起对体育负面的看法:不择手段,的交易。但不可否认,面对市场,体育走在了综合性前列,在某种程度上也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1979年底《足球》创刊,成为中国第一批专业的体育,随后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体坛周报》、《球迷报》等一些体育相继诞生。

  1993年足球联赛职业化,举国体制下中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赛场上屡获佳绩,对体育资讯的需求急剧上升,当时综合性对体育的报道版面很小,常常只占1/4版、半版,对赛事的电视转播也较少,更没有网络,体育诞生恰逢其时。“那个时候因为没有电视转播,我们给在科威特现场看球的援外中国石油工人打电话,让他描述比赛,记者写成战报。就是这样的报道,也造成了轰动。”新说。

  在足球职业联赛创办初期,火爆的球市直接拉动了体育的市场,当时体育的发展可以用“持续膨胀”来形容。

  1997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的新闻大战后,体育进行了第一次洗牌,但对本身的影响不大,一批体育记者和编辑开始冒头,他们很多也成为日后各家挖角的对象。“发展得最快的时候是97年十强赛到2001年。那时候甲A也很火,综合性也还没有过来。当时广州的报摊上最多的时候有15份体育,都卖得很火。”前《足球》常务副主编、现广州日社长助理谢奕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当时进来一家火一家。相互竞争不激烈,因为实在太好了,哪怕是基本都不用出差的,一年都能捣鼓出一两百万的利润。”

  到了2000年,有些体育感觉不再容易,主流战场上的竞争仍然很激烈。随着中国男足首次冲出亚洲挺进2002年世界杯,体育一次最大规模的洗牌出现了,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很多被远远甩掉。“在2001年10强赛(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时候,大家以为又一个黄金期到来了,都选择了一个盲目的扩张战略。现在看来总体判断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体坛周报》评论员周文渊告诉本刊,“现在看来,2001年10强赛是一个(体育报道的)巅峰。”

  2002年世界杯以后,对足球的兴趣降到了冰点。很多喜欢国际足球的球迷还被分化到了足彩中。各体育从第一轮竞争中逐渐冷静下来。

  2004年是体育大年,亚洲杯、欧洲杯、奥运会聚集,在这个被很多专业体育寄予厚望的年份里,综合性和网络开始发力,体育市场化以来最大的冲击。同样,综合类拿出了和体育同等的版面报道赛事,相近的售价,体育需用尽自己200%力气与其竞争。

  如果说综合类一开始的体育报道还比较粗糙的话,随着竞争的加剧,它们的质量也在迅速地提高,这给体育带来更大的竞争。除非能不断做出比综合类更有轰动性、有内幕、有深度的题材,否则内容就难吸引人。

  在每周一、周三、周五,《体坛周报》、《足球》等出刊时,网络的体育频道会从这两份中各拿100条稿子,再加上其他的的,一共会取走1000条左右的稿子上网。这种海量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已经满足的读者对体育资讯的需求。

  体育想通过网络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把信息以比较低的价格卖给了网络(这种经营手段在外国不存在),而自己资讯的渠道不得不过早地被了,手段的变化对必然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体育如今已成为了排在电视转播、网络新闻、综合性日报体育版之后的第四体育。《篮球先锋报》主编苏群就曾发出“禁网”的号召。而体育更应考虑如何在和网络的共存双赢中,保存自己。

  其实专业体育在经历1997年和2002年两次大洗牌之后,真正能够称得上大家的只剩下《体坛周报》和《足球》,《南方体育》更多地被认为一种新兴在2000年闯入。《体坛周报》和《足球》间的竞争也产生了一个“螺旋桨效应”,新进来的就会被不由自主地带着走。这种情况下,这两家的经营思基本代表了目前国内专业体育未来之。

  作为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系列报中,长期处于赢利的《足球》已有25年历史,在职业联赛最火的时候,《足球》一直保持一百多万的发行量,新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为了在2008年奥运会上占据一席之地,《足球》从去年开始加入了对综合体育报道的版块,并投资出版了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篮球先锋报》。

  “《体坛周报》是目前惟一挣钱的体育。去年我们非常好,是历年的最高峰。其他体育的广告量之和可能没有我们的1/5。”瞿优远毫不掩饰自己对《体坛周报》经营状况的满意,“虽然在领先,我们的危机感比其他()要严重,我们一直在孤独前进。”

  下一步,《体坛周报》已把计划转向以外更广的经营领域。除了将和组建央视体坛传媒公司,总投资1亿人民币,筹建高尔夫收费频道,同时还将成立高科技部门作技术开发,为买进英超、德甲的3G传送业务做准备。

  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被很多圈外人士认为是体育复苏的契机,但业内人士并不认同。他们认为,体育把希望寄托在大赛上是不明智的,经验证明往往大赛是体育的灾难。体育的经营往往需要更加长期的运作。而只有国家大幅增加对全民体育和职业体育的投入,使中国体育全面市场化之后,对于体育的机会才可能是空前的。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