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龙数据中心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国篮球 > 正文

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拼搏奋进逐梦前行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5-12-24 19:47:15 人气: 标签:东莞篮球学校学费

  五年弹指一挥间。转眼间我们站在了“十二五”收官之际。

  河池金城江机场正式通航、六宜高速和河都高速建成通车、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区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大任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回望河池走过的“十二五”岁月,这是拼搏奋进的五年,也是河池严峻的五年,更是收获硕果的五年。

  五年来,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龙江河突发事件影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市委、市带领全市420万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逢山开,遇水搭桥”的河池,紧紧围绕“五大工程”和“建设幸福新河池”目标任务全力“赶考”,交出一份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答卷”: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取得重要突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后劲越来越足,发展道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步伐。

  经济实现企稳回升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发展才是硬道理。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市委、市克难攻坚,科学应对,努力克服国际市场动荡、资源价格下挫和国内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以正确处置龙江河突发事件为契机,深入实施倒逼机制,扎实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有效遏制经济下行,实现经济企稳回升。

  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4.1%、-0.66%、6%、8.1%,有效扭转了经济下滑趋势。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1.39亿元,首次突破600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据统计,全市三次产业比重从2011年的23.40:41.34:35.26,调整为2014年的22.83:34.14:43.03。

  工业转型升级。龙江河突发事件后,市委、市以“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以实施倒逼机制为抓手,切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示范建设初现雏形,河池南丹工业园区成为首个百亿园区,河池市工业园区大任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电力产业成为百亿产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酿酒、优质饮用水产业产能、产值稳居全区首位。

  农业稳中提质。核桃产业空前发展,全市核桃种植面积几年时间内由原来的13万多亩,发展到目前的216万亩,成为华南地区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特三错”农业加快发展,特别是桑蚕、糖料蔗、食用菌、特色水果、养殖等特色优势农业规模化、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明显提升。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左右;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继续稳居全区地级市第一;牛羊饲养量和出栏量及内陆大水面开发面积继续保持全区第一;林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扎实推进,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百亿元。仅2014年,全市国内旅游总收入达144.39亿元,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35.2%,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同时,传统服务业继续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基础设快建设

  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日前,经过近1个小时的飞行、行程600多公里,由海口飞往河池的华夏航空航班,在河池金城江机场平稳着陆,从海南省旅游归来的河池市民走下飞机,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机场、公、水运、铁、农田水利,一个个大项目、大工程开工建设、投入使用,为河池发展打下基础,河池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5年来,我市围绕“抓好铁()公()机(场),打通金水道”目标和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发展基础不断增强。2011年至2014年,全市新增高速公270.32公里,全市高速公里程达323.6公里;宜州至六寨、河池至都安高速公建成通车,河池至百色高速公开工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实现全线高速;建成等级以上公2014.6公里,新建或硬化村级公556条3851公里、屯级道2874条4393公里,实现90%以上的村通水泥(沥青)。贵阳经河池至南宁高速铁即将开工建设,黔桂铁增建二线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河池金城江机场正式通航。河池港东兰弄堂作业区试运行成功,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龙滩水电站以下红水河航线全线贯通。河池构建“水、陆、空、铁”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形。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市中心城区、县域城区、小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县县然气工程加快推进,河池天然气末站具备供气条件。2014年底,全市城镇化率达33.35%,城镇人口达115万人。

  开发扶贫走出新

  脱贫基础不断夯实

  初冬时节,走进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才平村九怀屯的可爱新村,只见一幢幢整齐划一的两层半洋楼格外显眼,一湾清泉汇聚而成的流水穿村而过,村里还有博物馆、篮球场、文化室、游泳池等休闲娱乐设施这是我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取得突出成效的一个缩影。

  面对河池民贫、县贫、市贫的基本市情,“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抢抓开发扶贫机遇,创新开发扶贫方式,深入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着力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努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5年来,我市在全区首创“整市推进核桃产业”、“整乡推进”开发扶贫示范和“水利整村推进”扶贫模式,“整乡推进”开发扶贫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模式在全区得到推广。同时,我市成为全区唯一“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全覆盖的地级市,全市核桃、糖料蔗、桑蚕等十大扶贫产业对贫困村的覆盖率达100%、对贫困户的覆盖率达92.4%、对贫困人口的覆盖率达94.7%。此外,大力实施农村电网、农田整治、水利灌溉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产生活条件。

  据统计,“十二五”前4年,全市实施扶贫生态移民5.7万人,解决124.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2.07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83.77万人,累计减贫人口78.3万人,扶贫脱贫基础不断夯实。

  深入推进

  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河池以促,以促发展,成为河池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5年来,全市教育、科技、文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序推进,财税、投融资、行政审批及公车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成功举办闽商河池行、港商河池行、侨商广西行-柳来河区域一体化建设(河池)推介会等多项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与泰国罗勇市、贵州省黔南州互结友好城市,与广东东莞、浙江东阳等市签订产业项目合作框架及开发协议,为跨区域产业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招商引资取得新,第八届至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签约122个项目,总投资720.58亿元。2011年至2014年,全市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22.7亿美元,对外贸易区域拓展到六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区域竞争力获得新提升。

  污染整治有效

  生态持续改善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十二五”期间,河池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实现了良性发展。

  5年来,河池深入实施倒逼机制攻坚战,积极开展石漠化治理、重点水流域、节能减排、“美丽河池”乡村建设等为主的生态建设,并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意见,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功能红线落地试点市。广西环江喀斯特成功入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目录,天峨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晋级4景区。有色金属、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污染物减排工作不断加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全面完成任务,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3%,全市水质总体良好。同时,全市质量持续向好,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乡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据初步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市共治理岩溶面积2030.68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543.72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8.74%,明显高于世界、全国、广西的森林覆盖率水平,“山青水秀生态美”品牌继续巩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民计民生不断改善

  “现在有低保了,标准还在不断提高,生活不发愁了。”近日,领取到低保的东兰县泗孟乡生满村低保户黄向东的话里透着满满的幸福。

  民生为重,是河池各届党委、一以贯之的执政思维,是一种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十二五”以来,市委、市小财政办大民生,每年80%以上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用于民生。其中,2012年占81.69%,2013年占81.16%,2014年占83.99%。

  翻开这几年的“民生答卷”,一串串鲜活真实的数据,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百姓感到和舒心,对今后生活有了更多的。

  教育发展不断巩固。5年来,河池积极推进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大力改善办园条件;强化控辍保学力度,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加强普通高中基础建设,高中教育提质发展;致力打造品牌职校,职业教育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市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同时,及时发放学前教育入园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普通高中免学费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全免学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等教育扶贫项目资金。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8.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8.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5.6%;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功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示范学校。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5年来,河池进一步优化服务,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其中,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供养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廉租住房补贴、残疾人补贴等惠民政策;在广西率先建立高龄老人补贴、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农民工工资金集中管理等制度;认真落实就业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1.69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累计38.57万人次;全市累计消除茅草树皮房5300户,完成农村危房12.96万户,城镇保障性住房4.87万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4%、12.3%。2015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7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04元。

  此外,河池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创新建立了“党领民办、群众自治”模式、“红卡惠民”和“红雁引飞”机制,有效推进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创建的“云榜模式”“一村一警”“巡回法庭”等社会管理新模式得到中央和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全市社会安全感连续四年在全区排在前三位,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良好的发展局面值得倍加珍惜。“十二五”正在收官,“十三五”即将,河池人民将朝着“中国梦”和自治区“两个建成”目标任务再踏新征程。

  我们,河池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河池日报记者 罗昌亮)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